摘要:對于一些參加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考試的考生來說,論文是讓自己很頭痛的一科。而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論文寫作滿分75分,及格分數(shù)45分。依據(jù)考試分值,論文占有相當高的比重。希賽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幾篇歷年軟考真題論文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下半年軟考考前串講網絡班特惠開班!講師解析知識點,贈送歷年真題!
希賽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考試論文真題范文,以下為論軟件項目的進度管理論文范文,供大家參考。
論軟件項目的進度管理
【摘要】
2008年6月,本人參與了“省圖書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項目建設,擔任項目經理一職。系統(tǒng)通過數(shù)字化標簽讀取技術,極大地提高了圖書的流通和管理效率,降低了館員的工作強度,全面提高了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整體形象。該項目做為擬在全省范圍內應用推廣的數(shù)字圖書館建設重點工程之一,受到省市及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做為建設方的項目經理,本人在項目的進度管理過程中,科學的運用軟件項目進度管理的理論知識并結合我公司計劃管理過程域的具體要求,采取了針對性的措施,科學地編制完整的活動清單;合理地估算項目工作量及技術難度;有效地識別關鍵任務;加強計劃執(zhí)行情況的跟蹤監(jiān)控,做好偏差控制;在項目的各個階段注重與項目干系人就計劃進度情況保持積極有效的溝通。通過這些方法,有效地控制了開發(fā)進度,成功地完成了項目,受到用戶方的高度評價。
【正文】
一、項目概述
隨著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持續(xù)發(fā)展,人們對科學文化教育事業(yè)的投入愈來愈多,圖書館的建設管理也是其中之一。圖書館的職能涵蓋圖書的采購、編目、典藏、流通、檢索等,目前都是依靠傳統(tǒng)的手工方式實現(xiàn),效率低下,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大,應用RFID技術,可以將上述所有的業(yè)務環(huán)節(jié)進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各環(huán)節(jié)的服務品質和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社會效益。
本系統(tǒng)內容主要包括:圖書出入庫采編管理子系統(tǒng)、圖書數(shù)字識別分類管理子系統(tǒng)、圖書安全管理子系統(tǒng)、圖書自助檢索借還子系統(tǒng)等。項目主要工作是RFID標簽及其讀寫設備的安裝調試、RFID信息管理系統(tǒng)配套軟件的規(guī)劃開發(fā)和實施等。
圖書館的管理流通模式,突出圖書館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強調圖書館的服務功能,讀者在館內擁有最大的自由活動空間,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效率,藏閱合一。結合圖書館的實際建設情況,在圖書館各層出入口設置圖書流通安全管理子系統(tǒng),在各閱覽室內設置RFID館員工作站和自助服務區(qū),方便館員對圖書的管理以及讀者進行查詢和借/還書處理,在圖書館書庫集中區(qū)域設置RFID圖書館典藏識別分檢子系統(tǒng),館員可快速查找圖書、分類管理,減輕館員的總工作量,提高圖書的流通及管理效率。
項目啟動后,本人被公司任命為該項目的項目經理,全面負責項目的建設工作。在有關領導的親切關懷下,以及項目各組干系人的配合與支持下,我與項目組全體成員一起并肩作戰(zhàn),通過近10個月的努力,終于在2009年3月3日全面通過系統(tǒng)驗收,項目總花費成本為98.38萬元,比計劃提前了15天完成項目建設。該項目的成功與合理的項目計劃管理以及項目干系人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下面分別對項目計劃管理過程中活動定義、活動歷時估算、干系人展開對計劃的確認、進度跟蹤及控制幾個方面加以簡要論述。
二、活動定義
項目活動定義的目的是將項目工作分解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工作包,這些分解后的小活動應該是能夠保障完成項目目標的可實施的詳細任務。有必要將所有活動列成一個明確的活動清單,并且讓項目團隊的每一個成員能夠清楚有多少工作需要處理。
通過項目前期的需求調研、范圍確認以及對WBS的分解,確定了該項目的目標、功能、性能與約束點,并在此基礎上對本項目的一應活動做出了定義,形成了一份詳細的項目活動清單。該清單主要包括項目的工作內容、目標、輸出的工作產品、負責人及時間約束。為了便于檢查活動清單中列出的工作的完成情況,我在活動定義的同時,為各活動的控制點建立了相應的里程碑,其總共包括:需求開發(fā)、系統(tǒng)設計、實現(xiàn)與測試、系統(tǒng)驗收四個里程碑,這樣就使得后續(xù)的項目控制行為有了連貫的基礎。三、活動歷時估算
活動歷時估算是項目制訂計劃的一項重要工作,它直接關系到各項具體活動、各項工作網絡時間和完成整個項目所需要總體時間的估算。若活動時間估算的太短,則在工作中會出現(xiàn)被動緊張的局面;反之如果活動時間估算太長,則會使整個項目的完工期限延長,造成無謂的損失。因此我在對項目工作時間進行估算時,召集了五位相關希賽網,參考了以往類似項目的經驗,并綜合考慮了項目組現(xiàn)有各種資源、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存在的風險等客觀條件,由希賽網們共同對活動清單所列出的各項工作進行了時間估計。另外考慮到該項目的業(yè)務較新,原先積累數(shù)據(jù)及經驗有限的風險因素,在原定估算的280天工期的基礎上,按照10%的比例進行了預留,以做為緊急情況發(fā)生時的工期補充。
四、計劃確認
在項目計劃在完成了項目活動歷時的估算后,我制訂了詳細的項目工作進度表,對每項工作的開始時間、持續(xù)時間、結束時間、責任人都做了詳細的定義。同時向公司項目管理部門提交了計劃評審申請。項目管理部接到計劃評審申請后,及時組織了包括高層經理、客戶、項目組代表、質量保證工程師等干系人共同參與的項目計劃評審會議。通過本次項目計劃評審,我們在所有項目干系人之間建立了一個對項目計劃的共識,清晰了項目的進度目標,使得項目團隊成員清晰的知道自己所承擔的任務的時間表,并取得了客戶方對開發(fā)計劃的認同。這對于指導團隊在項目實施期間的工作以及取得客戶方的及時配合奠定了良好基礎,也為項目組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計劃基線。
五、計劃跟蹤及控制
計劃制訂完成之后,對計劃執(zhí)行情況需要進行及時到位的跟蹤,通過各種方式有效地監(jiān)控項目的實際進展、定期地將其與計劃進度進行比較,并監(jiān)督進度的執(zhí)行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偏差,以使得項目按照即定的時間、成本、質量符合即定的要求。
在對計劃的跟蹤控制過程中,本人主要采取了工作日志、項目周報、項目周例會、里程碑總結分析報告等形式,對計劃工作展開跟蹤及相應的糾偏措施。首先本項目要求所有成員在每天下班前向我處提交當日的工作日志,對當天的工作做詳細的紀錄。每周一上午十點前,項目組成員需提交個人本周工作進展總結,匯報其工作的完成情況。在匯報用詞中,項目組規(guī)定匯報人不得使用“差不多”、“大概”、“完成了80%”等模糊字眼,而是采用某任務“已經全部完成”、或者“再過2天全部完成”……等方式,每個組員需對自己做出的匯報以及承諾負責。通過日志和周報使我清晰地明了每個小組成員當前工作完成的情況,做到了隨時了解項目進度,為及時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調控計劃偏差提供了客觀依據(jù)。
其次我們通過召集項目組成員以及客戶代表共同參與的項目周例會,定期的通報項目進展,偏差狀況,溝通計劃執(zhí)行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并及時對問題采取了解決糾正。通過例會,使得客戶方及時了解項目的情況,并對需要其配合解決的事項及時做出響應。
里程碑是項目計劃控制的重要檢查點。在每一個里程碑我們都采取小組會議的形式,對本階段的工作進行確認、總結。在各里程碑點引用EVA(掙值分析)方法對項目SPI(進度績效指標)及CPI(成本進度指標)進行監(jiān)控,呈報項目狀態(tài),同時根據(jù)項目的階段偏差采取了恰當?shù)慕鉀Q措施。例如在需求開發(fā)里程碑中,由于對圖書館的一些工作業(yè)務流程熟悉度不足,另外客戶方對部分系統(tǒng)的功能也未能清晰表述,導致需求階段花費在編制用戶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上的時間超過即定計劃,且后期又花了較多的時間同用戶反復溝通、確認,使得整個里程碑的計劃偏差達到18%,不得不在后續(xù)的設計工作中,從其它項目組抽調了一名資深且從事過類似項目的設計工程師加入到后一階段的設計工作中來,從而保證了后續(xù)計劃的按時開展。
最后我們在計劃的控制過程中,還十分注重對變更的管理。嚴格執(zhí)行變更的申請、評估、審批、實施、確認等一系列變更控制管理過程,力求將將變更對總體進度的影響降到最低的程度,從而有效地保證了項進度、成本的可控性,為項目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六、不足與展望
由于計劃管理得當,項目按期完成了。我們的項目組贏得了公司與客戶的一致好評?;仡櫠裕瑢椖坑媱澋挠行Ч芾硎浅晒Φ囊淮笾匾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前期需求分析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各分校間業(yè)務流程存在的差異性,也未能充分地引導客戶需求,導致需求開發(fā)里程碑進度偏差較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將繼續(xù)總結經驗教訓,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項目干系人的需求和希望的目的。
返回目錄:歷年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考試論文真題范文匯總
希賽軟考網,擁有十四年軟考培訓經驗,希賽網一直堅持自主研發(fā),將豐富的軟考培訓經驗有效融入教程研發(fā)過程,自成體系的軟考在線題庫(軟考歷年真題)、軟考培訓教材和軟考視頻教程,多樣的培訓方式包括面授、和,使考生的學習更具系統(tǒng)性,輔導更具針對性。采用全程督學機制,,軟考平均通過率在全國。
軟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