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下是希賽網(wǎng)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2018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中學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第四部分,供各位備考考生參考。內容詳情如下:
二、材料分析題
30.材料:
有一天,我請學生讀課文,只有四名學生舉手,我說:“楊萌你讀。”她大大方方讀起來,等她坐下,我說:“還有誰愿意讀?”一個舉手的都沒有了,是什么原因呢?
課后,我就這一問題與學生聊起來。一位學生說:“老師,您每堂課總是先提問楊萌,我們這些無名小卒沒有她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我恍然大悟,是啊,讓楊萌先回答已經(jīng)成了習慣。她的語文功底好,回答問題準確嚴密,簡單利落。
下午,我組織了一次“為老師出主意”的班會。大家暢所欲言,我詳細記錄大家的想法。收獲了好多方法,我還請大家通過打電話,發(fā)信息、發(fā)郵件形式繼續(xù)提建議。
以后的課堂互動中,我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有的學生說話不流暢,我會引導他組織語言;有的學生不站起來回答,我就讓他坐著說;有的學生內向、聲音小,我就到他身邊聽清楚后復述給大家……
后來我又嘗試讓學生參與組織教學,共同探索出了“辯論教學”、“說書教學”、“戲劇教學”等以前沒有嘗試過的形式。
慢慢地,我的課堂再也不是一堂死水了。
問題:結合材料,從學生觀角度,評析“我”的教育行為。
【參考答案】材料中“我”堅持以人為本,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踐行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促進了班級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非常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第一: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材料中老師嘗試讓學生參與組織教學,共同探討出新穎的教學形式,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二:學生是發(fā)展的人。學生處于人生發(fā)展的特定階段,具有發(fā)展?jié)撃?。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材料中老師對于說話不流暢、不愿站著回答、膽小內向的學生并沒有直接放棄,而是鼓勵他們積極回答問題,并耐心引導和培養(yǎng),充分挖潛他們的潛能。第三:學生的獨特的人。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當因材施教。材料中老師針對說話不流暢的學生,引導組織語言;對于不愿站起來回答的學生,就讓他坐著說;對于內向、聲音小的學生,就到他身邊聽清楚后復述給大家……正是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性,并踐行因材施教的原則。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始終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把學生看成是一個獨立意義的人,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尊重學生自身的獨特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