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下是希賽網教師資格頻道整理的“2019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中學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第六部分,供各位備考考生參考。內容詳情如下:
32.材料:
最近偶然看《紅樓夢》,書中講到有個丫鬟很喜歡陸放翁的兩句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林黛玉卻對她說:"這種詩千萬不能學,學作這樣的詩,你就不會作詩了。"黛玉又說:"你應當讀王摩詰、杜甫、李白跟陶淵明的詩。每一家讀幾十首,或是一兩百首,得了了解以后,你會懂得作詩了。"這一段話講得很有意思。
放翁這兩句詩,對得很工整。其實則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沒有人。若說它完全沒有人,也不盡然,到底該有個人在里面。這個人,在書房燒了一爐香,簾子不掛起來,在那里寫字,或作詩。有很好的煙臺,磨了墨,還沒用。則是此詩背后原是有一人,但這人卻教什么人來當都可,因此人并不見有特殊的意境與特殊的情趣,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則不盡然,應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此刻先拿黛玉所舉三人王維、杜甫、李白來說,他們恰巧代表了三種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學問。王摩詰是釋,是禪宗。李白是道,是老莊。杜甫是儒,是孔孟。禪宗常講"無我、無住、無著"。后來人論詩,主張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但作詩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呢?我們可選摩詰一聯句來作例。這一聯是大家都喜歡的: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此一聯拿來和上引放翁一聯相比,兩聯中都有一個境,境中都有一個人。放翁一聯的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說過?,F在且將摩詰這一聯。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聽到窗外書上果給雨一打,樸樸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蟲,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燈下,聽到外面山果落,草蟲鳴,當然還夾著雨聲。這樣一個境,有情有景,拿來和陸聯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動的,另一方卻是死而滯的了。
這一聯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鳴"字。在這兩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氣息來。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給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樸樸地掉下。草蟲在秋天正是得時,都在那里叫。這聲音和景物都跑進這屋里人的視聽感覺中。那坐在屋里的這個人,這是頓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時又感到此凄涼。生命表現在山果草蟲身上,凄涼則是在夜靜的雨聲中。我們請問當時作這詩的人,他碰到那種境界,他心上感覺到些什么呢?我們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八個字的涵義了。正因他所感覺的沒講出來,這是一種意境。而妙在他不講,他只把這一外境放在前邊給你看,好讓讀者自己去領略。若使接著在下面再發(fā)揮了一段哲學理論,或是人生觀,或是什么雜感之類,那么這首詩就減了價值,詩味淡了,詩格也低了。
但我們看到這兩句詩,我們總要問,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覺了些什么呢?我們也會因為讀了這兩句詩,在自己心上,也感覺出了在這兩句詩中所涵的意義。這是一種設身處地之領悟。亦即所謂欣賞。我們讀上舉放翁那一聯,似乎詩后面更沒有東西,沒有像摩詰那一聯中的情趣與意境。摩詰詩之妙,妙在他在對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雖沒有寫出來,但此情此景,卻盡已在紙上。這是作詩的很高境界,也可說摩詰是由學禪而參悟到此境。
(摘編自錢穆《中國文學論叢》)
問題:
(1)為何黛玉認為不能學"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這樣的詩?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4分)
(2)文章認為"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體現了王維怎樣的作詩境界?請簡要分析。(10分)
【參考答案】
(1) 因為這兩句詩知識只是字面上的堆砌,并沒有特殊的意境與特殊的情趣。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認為放翁這兩句詩,對得很工整。其實則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背后的人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并不見有特殊的意境與特殊的情趣。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則不然,應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2) 王維的詩歌有情有景,鮮活生動?!奥洹焙汀傍Q”字透出天地自然的生命氣息,富有聽覺和畫面感。生命力表現在山果草蟲身上,凄涼之感則是表現在夜靜的雨聲中。背后的意境深刻,不用寫明,卻能令人深刻體會,即“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王維并沒有直白的敘述描寫出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讀者卻能感受到透過詩句感受到,這是王維作詩的極高境界,也可說摩詰是由學禪而參悟到此境。文章倒數兩段中,作者分析王維的詩句,深入淺出,指出王維做詩的情趣和意境。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