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賽網中級會計師考試頻道為考生提供2018年中級會計實務章節(jié)模擬題:第十二章,以便廣大考生備考2018年中級會計師考試。
2018年中級會計實務章節(jié)模擬題:第十二章
>>2018中級會計實務章節(jié)思維導圖_第十二章 債務重組
第十二章 或有事項
【例題1·單選題】甲公司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決定對乙事業(yè)部進行重組,將相關業(yè)務轉移到其他事業(yè)部。經履行相關報批手續(xù),甲公司對外正式公告其重組方案。甲公司根據(jù)該重組方案預計很可能發(fā)生的下列各項支出中,不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的是( )。(2010年考題)
A.自愿遣散費B.強制遣散費
C.剩余職工崗前培訓費 D.不再使用廠房的租賃撤銷費
【答案】C
【解析】企業(yè)應當按照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確定預計負債金額。其中,直接支出是企業(yè)重組必須承擔的直接支出,并且是與主體繼續(xù)進行的活動無關的支出,不包括留用職工崗前培訓、市場推廣、新系統(tǒng)和營銷網絡投入等支出。
【例題2·多選題】 關于或有事項,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企業(yè)承擔的重組義務滿足或有事項確認預計負債條件的,應當確認預計負債
B.重組是指企業(yè)制定和控制的,將顯著改變企業(yè)組織形式、經營范圍或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
C.企業(yè)應當按照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確定預計負債金額
D.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包括留用職工崗前培訓、市場推廣、新系統(tǒng)和營銷網絡投入等支出
【答案】ABC
【解析】企業(yè)應當按照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確定預計負債金額。直接支出不包括留用職工崗前培訓、市場推廣、新系統(tǒng)和營銷網絡投入等支出。
【例題3·單選題】甲公司2009年12月實施了一項關閉C產品生產線的重組義務,重組計劃預計發(fā)生下列支出:因辭退員工將支付補償款200萬元;因撤銷廠房租賃合同將支付違約金20萬元;因將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等轉移至倉庫將發(fā)生運輸費2萬元;因對留用員工進行培訓將發(fā)生支出1萬元;因推廣新款A產品將發(fā)生廣告費用1 000萬元;因處置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將發(fā)生減值損失100萬元。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確認的預計負債金額為( )萬元。
A.200 B.220 C.223 D.323
【答案】B
【解析】應當按照與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確定預計負債金額,甲公司應確認的預計負債金額=200+20=220(萬元)。
【例題4·計算分析題】甲公司為上市公司,該公司內部審計部門在對其2009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內審時,對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提出疑問:
(1)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有以下三份尚未履行的合同:
①2009年2月,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不可撤銷合同,約定在2010年3月以每箱2萬元的價格向乙公司銷售100箱A產品;乙公司應預付定金20萬元,若甲公司違約,雙倍返還定金。
2009年l2月31日,甲公司的庫存中沒有A產品及生產該產品所需原材料。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甲公司預計每箱A產品的生產成本為2.3萬元。
②2009年8月,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一份B產品銷售合同,約定在2010年2月底以每件0.3萬元的價格向丙公司銷售300件B產品,違約金為合同總價款的20%。
2009年l2月31日,甲公司庫存B產品300件,成本總額為120萬元,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的市價總額為110萬元。假定甲公司銷售B產品不發(fā)生銷售費用。
③2009年8月,甲公司與丁公司簽訂一份C產品銷售合同,約定在2010年2月底以每件0.3萬元的價格向丁公司銷售300件C產品,違約金為合同總價款的20%。
2009年l2月31日,甲公司庫存C產品300件,成本總額為120萬元,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的市價總額為l00萬元。假定甲公司銷售C產品不發(fā)生銷售費用。
因上述合同至2009年12月31日尚未完全履行,甲公司2009年將收到的乙公司定金確認為預收賬款,未進行其他會計處理,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20
貸:預收賬款 20
(2)甲公司為工業(yè)生產企業(yè),從2008年1月起為售出產品提供“三包”服務,規(guī)定產品出售后一定期限內出現(xiàn)質量問題,負責退換或免費提供修理。甲公司為D產品“三包”確認的預計負債在2009年年初賬面余額為8萬元,D產品已于2008年7月31日停止生產,D產品的“三包”截止日期為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的D產品已于2008年底以前全部售出。2009年第四季度發(fā)生的D產品“三包”費用為5萬元(均為人工成本),其他各季度均未發(fā)生“三包”費用。甲公司2009年會計處理如下:
借:預計負債 5
貸:應付職工薪酬 5
要求:根據(jù)資料(1)和(2),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會計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結轉損益的會計分錄)。
【答案】
事項(1)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待執(zhí)行合同變成虧損合同時,企業(yè)擁有合同標的資產的,應當先對標的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按規(guī)定確認減值損失,如預計虧損超過該減值損失,應將超過部分確認為預計負債。無合同標的資產的,虧損合同相關義務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時,應當確認為預計負債。預計負債的金額應是執(zhí)行合同發(fā)生的損失和撤銷合同損失的較低者。
①A產品
執(zhí)行合同發(fā)生的損失=100×(2.3-2)=30(萬元);
不執(zhí)行合同發(fā)生的損失為20萬元(多返還的定金);應確認預計負債為20萬元。
更正分錄如下:
借:營業(yè)外支出 20
貸:預計負債 20
②B產品
執(zhí)行合同,發(fā)生的損失=120-300×0.3=30(萬元);
不執(zhí)行合同,發(fā)生的損失=300×0.3×20%+(120-110)=28(萬元);
甲公司應選擇不執(zhí)行合同,即支付違約金方案。
更正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10(120-110)
貸:存貨跌價準備 10
借:營業(yè)外支出 18
貸:預計負債 18
③C產品
執(zhí)行合同,發(fā)生的損失=120-300×0.3=30(萬元);
不執(zhí)行合同,發(fā)生的損失=300×0.3×20%+(120-100)=38(萬元);
甲公司應選擇執(zhí)行合同方案。
更正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30
貸:存貨跌價準備 30
事項(2)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已對其確認預計負債的產品,如企業(yè)不再生產,應在相應的產品質量保證期滿后,將“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余額沖銷,不留余額。
更正分錄如下:
借:預計負債 3
貸:銷售費用 3
【例題5·計算分析題】甲公司為一家電生產企業(yè),主要生產A、B、C三種家電產品。甲公司20×9年度有關事項如下:
(1)甲公司管理層于2009年11月制定了一項業(yè)務重組計劃。該業(yè)務重組計劃的主要內容如下:從2010年1月1日起關閉C產品生產線;從事C產品生產的員工共計250人,除部門主管及技術骨干等50人留用轉入其他部門外,其他200人都將被辭退。根據(jù)被辭退員工的職位、工作年限等因素,甲公司將一次性給予被辭退員工不同標準的補償,補償支出共計800萬元;C產品生產線關閉之日,租用的廠房將被騰空,撤銷租賃合同并將其移交給出租方,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等將轉移至甲公司自己的倉庫。上述業(yè)務重組計劃已于2009年12月2日經甲公司董事會批準,并于12月3日對外公告。2009年12月31日,上述業(yè)務重組計劃尚未實際實施,員工補償及相關支出尚未支付。為了實施上述業(yè)務重組計劃,甲公司預計發(fā)生以下支出或損失:因辭退員工將支付補償款800萬元;因撤銷廠房租賃合同將支付違約金25萬元;因將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等轉移至倉庫將發(fā)生運輸費3萬元;因對留用員工進行培訓將發(fā)生支出1萬元;因推廣新款B產品將發(fā)生廣告費用2 500萬元;因處置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將發(fā)生減值損失150萬元。
(2)2009年12月15日,消費者因使用C產品造成財產損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甲公司賠償損失560萬元。12月31日,法院尚未對該案作出判決。在咨詢法律顧問后,甲公司認為該案很可能敗訴。根據(jù)專業(yè)人士的測算,甲公司的賠償金額可能在450萬元至550萬元之間,而且上述區(qū)間內每個金額的可能性相同。
(3)2009年12月25日,丙公司(為甲公司的子公司)向銀行借款3 200萬元,期限為3年。經董事會批準,甲公司為丙公司的上述銀行借款提供全額擔保。12月31日,丙公司經營狀況良好,預計不存在還款困難。
要求:
(1)根據(jù)資料(1),判斷哪些是與甲公司業(yè)務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并計算因重組義務應確認的預計負債金額。
(2)根據(jù)資料(1),計算甲公司因業(yè)務重組計劃而減少2009年度利潤總額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根據(jù)資料(2)和(3),判斷甲公司是否應當將與這些或有事項相關的義務確認為預計負債。如確認,計算預計負債的最佳估計數(shù),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如不確認,說明理由。
【答案】
(1)因辭退員工將支付補償800萬元和因撤銷廠房租賃合同將支付違約金25萬元屬于直接支出。因重組義務應確認的預計負債金額=800+25=825(萬元)。
(2)因重組計劃減少2009年度利潤總額=825+150=975(萬元)
會計分錄:
借:營業(yè)外支出 25
貸:預計負債 25
借:管理費用 8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800
借:資產減值損失 15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50
(3)資料(2)應確認預計負債。預計負債的最佳估計數(shù)=(450+550)÷2=500(萬元)
會計分錄:
借:營業(yè)外支出 500
貸:預計負債 500
資料(3)不應確認預計負債。理由:此項不是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不符合或有事項確認預計負債的條件。
中級會計職稱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