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賽網消防工程師頻道大家整理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消防安全技術實務》教材重要知識點及高頻知識點,此系列信息將持續(xù)更新并及時發(fā)布,需要的小伙伴可收藏頁面進行關注。
自然通風與自然排煙,是建筑火災煙氣控制中防排煙的方式,是經濟適用且有效的防排煙方式。系統(tǒng)設計時,應根據(jù)使用性質,建筑高度及平面布置等因素,優(yōu)先采用自然通風及自然排煙方式。
一、自然通風方式
(二)自然通風方式的選擇
當建筑物發(fā)生火災時,疏散樓梯是建筑物內部人員疏散的通道。前室、合用前室是消防隊員進行火災撲救的起始場所,也是人員疏散必經的通道。因此,發(fā)生火災時無論采用何種防煙方法,都必須保證它的安全,防煙就是控制煙氣不進入上述安全區(qū)域。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樓梯間可不設置防煙系統(tǒng):
1、當采用敞開的凹廊、陽臺作為前室;
2、前室具有兩個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且可開啟窗面積符合規(guī)定。
當加壓送風口設置在獨立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頂部或正對前室入口的墻面,樓梯間可采用自然通風系統(tǒng)。
(三)自然通風設施的設置
(1)封閉樓梯間和防煙樓梯間,應在較高部位設置面積不小于1.0㎡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 當建筑高度大于 10m 時,尚應在樓梯間的外墻上每 5 層內設置總面積不小于2.0㎡的可開啟外窗或開口,且布置間隔不大于3層。
(2)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每個)可開啟外窗或開口的有效面積不應小于2.0㎡,共用、合用前室不應小于3.0㎡。
(3)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的避難層(間)應設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其有效面積不應小于該避難層(間)地面面積的 2%,且每個朝向的有效面積不應小于2.0㎡ 。
(4)可開啟外窗應方便直接開啟,設置在高處不便于直接開啟的可開啟外窗應在距地面高度為1.3 - 1.5 m 的位置設置手動開啟裝置。
二、自然排煙方式
(1)排煙窗應設置在排煙區(qū)域的頂部或外墻,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當設置在外墻上時,自然排煙窗(口)應在儲煙倉以內,但走道、室內空間凈高不大于3m的區(qū)域的自然排煙窗(口)可設置在室內凈高度的1/2以上。
2)宜分散均勻布置,每組排煙窗的長度不宜大于3.0m。
3)設置在防火墻兩側的自然排煙窗(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0m。
4)自然排煙窗(口)的開啟形式應有利于火災煙氣的排出。
5)當房間面積不大于200㎡時,自然排煙窗(口)的開啟方向可不限。
6)防煙分區(qū)內任一點與最近的自然排煙窗(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 30m。當工業(yè)建筑采用自然排煙方式時,其水平距離尚不應大于建筑內空間凈高的 2.8 倍;當公共建筑空間凈高大于等于 6m,且具有自然對流條件時,其水平距離不應大于 37.5m。
(3)當公共建筑中的營業(yè)廳、展覽廳、觀眾廳、多功能廳及體育館、客運站、航站樓以及類似建筑中高度超過9m的中庭等公共場所采用自然排煙方式時,應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應設置自動排煙窗。
2)常開排煙口。
注冊消防工程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