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微波地面中繼傳輸原理是怎樣的?通信微波地面中繼傳輸原理是利用微波作為載波并采用中繼接力方式進行通信,通過中繼站對微波信號的放大與轉發(fā),可以克服微波傳播過程中的損耗和地球曲面的影響,實現遠距離、高質量的通信。
通信微波地面中繼傳輸原理主要涉及微波的傳播特性以及中繼站的作用,以下是對該原理的詳細解釋:
一、微波的傳播特性
視距傳播:微波在自由空間或均勻媒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具有視距傳播特性。因此,微波通信通常是點對點的視距通信。
傳播損耗:微波在傳播過程中會受到空間傳輸損耗的影響,包括大氣衰減、散射、折射等。這些損耗會導致微波信號的衰減和失真。
地球曲面影響:由于地球表面是曲面,微波在傳播過程中會受到地面的阻擋。當通信距離超過一定數值時,電磁波傳播將受到地面的阻擋,無法直接到達接收端。
二、中繼站的作用
信號放大與轉發(fā):中繼站的主要作用是接收來自上一個微波站的微弱微波信號,經過放大后再轉發(fā)給下一個微波站。這樣,微波信號可以經過多次中繼傳輸,實現遠距離通信。
延長通信距離:通過中繼站,可以克服微波傳播過程中的損耗和地球曲面的影響,延長通信距離。長距離微波通信干線可以經過幾十次中繼而傳至數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質量。
提高通信可靠性:中繼站還可以對微波信號進行監(jiān)測和控制,及時發(fā)現和處理信號傳輸中的問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三、微波中繼傳輸系統組成
微波中繼傳輸系統通常由終端站、中繼站、微波傳輸通道和監(jiān)控設備等組成。
終端站:處于微波傳輸線路兩端的微波站,負責將來自交換機的用戶信息進行變換處理,如多路音頻模擬信號變換成時分多路數字信號,送往微波傳輸通道。同時,接收來自微波傳輸通道的信息,進行相反的處理后送至交換機。
中繼站:線路的中間轉接站,將收到的微弱微波信號放大后轉發(fā),便于在下一中繼段進行傳輸。中繼站的數量根據微波通信電路的全程長度而定。
微波傳輸通道:由微波頻段的高端與光波頻段毗鄰的電磁波組成的傳輸通道,用于傳輸微波信號。
監(jiān)控設備:用于對微波站和微波傳輸通道進行監(jiān)測和控制,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
通信工程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