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幫助考生備考通信工程師考試,希賽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通信工程師知識點:常用通信協議及其層次分類,希望對大家備考通信工程師有幫助。
常用通信協議及其層次分類是計算機網絡和通信領域中的重要概念。通信協議定義了數據交換的規(guī)則和格式,以確保不同設備或系統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通信。網絡通信協議層通常被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每一層都負責特定的任務和功能。以下是常用通信協議及其層次分類的詳細介紹:
常用通信協議層次分類
網絡通信協議層通常被劃分為五個或七個層次,不同的劃分方法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相似。以下是七層模型的詳細分類(也常被簡化為五層或四層模型):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鄰結點之間原始比特流的傳輸。
關心的問題是使用什么樣的物理信號來表示數據0和1,以及數據傳輸的電氣、機械和功能性特性。
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負責在不可靠的物理線路上進行數據的可靠傳輸。
常見的協議有ARP(地址解析協議)、MTU(最大傳輸單元)等。
發(fā)送和接收數據幀,并進行錯誤檢測和校正。
網絡層(Network Layer):
負責地址管理和路由選擇,確定數據在網絡中的傳輸路徑。
常見的協議有IP(互聯網協議),它負責數據包的路由和轉發(fā)。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負責兩臺主機之間的數據傳輸,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務。
常見的協議有TCP(傳輸控制協議)和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TCP提供面向連接的、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而UDP則提供無連接的、不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
會話層(Session Layer):
負責建立、管理和終止兩個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
允許同步兩個會話的應用,并管理它們的對話。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負責數據的表示、加密和解密、壓縮和解壓縮等。
確保數據在發(fā)送者和接收者之間具有一致的格式和編碼。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為用戶的應用程序提供網絡服務。
常見的協議有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S(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FTP(文件傳輸協議)、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等。
這些協議定義了應用程序之間如何交換數據和信息。
常用通信協議示例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應用層協議,用于在Web瀏覽器和Web服務器之間傳輸超文本(如HTML文檔)。
支持客戶/服務器模式,簡單快速,無連接,無狀態(tài)。
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
基于HTTP的安全版本,使用SSL/TLS協議進行加密傳輸。
提供身份驗證和加密通信方法,廣泛用于互聯網上安全敏感的通信。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層協議,提供面向連接的、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
通過序列號、確認應答、超時重發(fā)等機制確保數據的正確傳輸。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傳輸層協議,提供無連接的、不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
適用于對實時性要求較高且能容忍數據丟失的場景。
IP(Internet Protocol):
網絡層協議,負責數據包的路由和轉發(fā)。
是互聯網中數據傳輸的基礎協議,與TCP和UDP等傳輸層協議協同工作。
通信工程師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