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文是PMP®1806期學員王青云的備考經驗分享,主要結合自己的備考建議和備考過程兩方面進行了經驗分享,希望對各位正在備考的考生有一定的幫助!
備考時間:2018年4月6日在希賽報名,到6月23號考試,差不多準備了11周的時間。
備考資料:PMBOOK、希賽講義、希賽知識點集錦小冊子、希賽PMP®課程音頻、羅老師講課視頻、思維導圖(個人后期根據復習情況整理的)。
個人情況簡介:大學專業(yè)管理學,初入職場兩年的菜鳥一枚,目前在某國企從事信息化業(yè)務顧問的工作。
考PMP®的初衷是覺得目前的工作狀態(tài)有些混亂,不得章法,想系統(tǒng)地了解一下怎樣有條理的進行項目管理。(如果大家不想看這些啰嗦的話可以拖到最后看簡短版?zhèn)淇冀ㄗh。)
我個人主要的備考過程大致分成三個階段:預習、復習、沖刺。
預習階段(大約6周):
1. 根據電子版教材,在紙質版教材上面標注重點。然后通讀一遍教材,適當做筆記。
2. 配合教材,看羅師傅的課程視頻,我一般用1.5倍的速度。
3. 有時間的話就參加網絡課堂,配合希賽的紙質版講義,現(xiàn)場與大家進行討論,可以檢驗一下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建議先看過教材或者課程視頻再上網絡課,這樣會更好加入討論。
4. 上下班路上、做家務的時候聽音頻,這樣很容易記住老師重點強調的地方。
5. 在學完對應的章節(jié)之后,做章節(jié)練習。對遺漏的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
7. 在預習的章節(jié)數差不多過半時,開始每日一練,找做題的感覺。最初很可能因為很多知識點還不夠了解,半蒙半猜,正確率的浮動也比較大,要放平心態(tài)。
復習階段(大約3周):
1. 快速再看一遍教材,主要看標記的重點部分、數據流向圖。
2. 整理思維導圖,幫助記憶ITTO,以及平時界定不清的概念。
3. 看錕錕老師的刷題課程,了解答題套路。
4. 每周1-2套模擬題或者高仿題,主要根據工作的時間安排,挑周末或者能早點下班的晚上,靜下心花2個小時左右做題,再花半個小時左右看錯題解析。
5. 如果沒有2個小時那么大塊的時間,就做每日一練,可以做之前日期的每日一練。一個日期是10道題,可以根據時間來分配刷幾套每日一練。
6. 對于總是記不住的地方拍照留念。
沖刺階段(大約2周):
1. 繼續(xù)記憶整理出來的思維導圖,標記易混淆的地方。
2. 看之前整理出來的容易忘記的知識點照片,如果記住了就刪掉,精簡需要記憶的范圍。
3. 看希賽的知識點集錦小冊子。
4. 刷題時,將重點放在錯題上,個人感覺距離考試時間已經很近了,遇到的知識點已經比較多,把之前遇到過的問題弄明白會更有針對性。繼續(xù)做每天的每日一練,每周做1-2套模擬題或者高仿題
絮絮叨叨了這么久,總結起來,比較有個人特色的簡短版?zhèn)淇冀ㄗh如下:
1. 在開始復習前,根據個人的知識結構、預計工作忙碌程度、考試日期倒排計劃表。排計劃時,給預習階段多留一些時間,畢竟知識點比較陌生;后面的復習和沖刺階段可以稍微短一點,主要用于記憶易混淆的知識。
2. 在手機里專門建立一個"PMP®"相簿,用于存放備考過程中總是記不住的知識點。比如:書上需要重點記憶的圖表、總做不對的題目。平時慢慢積累,在復習的時候看照片,已經記住的就刪掉,最后是在記不住的那些在沖刺階段反復看。
3. 在復習階段有時間的話,建議自行進行總結歸納。在看了一遍書之后,對知識點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據自己的情況再進行總結,印象會更加深刻,復習更有針對性。
以上都是我根據個人備考情況進行的回顧,歡迎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采納。其實考PMP®,最重要的還是要能夠把這一套東西用起來,不論是用在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還是在生活中提高生活質量。祝大家順利通過考試,并且成為優(yōu)秀的項目管理實踐者!
點擊返回:希賽PMP®1806班優(yōu)秀學員考試經驗分享匯總
相關推薦:
PMP®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PMP®報考條件-自助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