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學綜合素質(zhì)知識點: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常識

教師資格 責任編輯:胡敏娟 2020-08-25

摘要: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報名馬上就要開始了,不知道大家復習的怎么樣?希賽網(wǎng)教師資格頻道為廣大考生整理了2020年小學綜合素質(zhì)知識點:中國古代天文歷法常識,詳情參考下文:

由于疫情緣故,教師資格證上半年推遲至下半年一起舉行,考生人數(shù)預計達到900萬,競爭比較大,大家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哦!以下是希賽網(wǎng)為廣大考生整理的2020年小學綜合素質(zhì)知識點:中國古代風俗禮儀常識,一起來看看吧。

1.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qū),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2.參商: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

3.流火: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4.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顆亮星。

5.銀河: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云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恒星組成。

6.農(nóng)歷:我國長期采用的一種傳統(tǒng)歷法,它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歷法安排了二十四節(jié)氣以指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故稱農(nóng)歷,俗稱陰歷。

7.二十四節(jié)氣: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8.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nóng)歷以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依此類推。

9.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0.紀年法: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shù)來紀年。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后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號紀年。

(3)于支紀年法。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后。

更多資料
更多課程
更多真題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nèi)容不斷變化與調(diào)整,本網(wǎng)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nèi)容為準!

教師資格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

專注在線職業(yè)教育24年

項目管理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

廠商認證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

!
咨詢在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