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為重慶市2020年高等職業(yè)教育分類考試中職專業(yè)理論考試說明(土建類),包括考試能力要求,考試內容及范圍等信息,請考生認真查看。
土建類考試說明
一、考試范圍及分值比例
二、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考試為閉卷,筆試;試卷滿分200分。
2.考試時間120分鐘。
3.試卷包含難題約10%,中等難度試題約15%,容易題約75%。
4.題型及分值比例:
三、考試內容及要求
課程一:建筑識圖與構造
(一) 制圖基本知識
1.熟悉制圖工具的選擇和使用方法。
2.理解建筑制圖標準。
3.了解各種線型的畫法和工程字的書寫方法。
4.了解任意等分圓周、圓弧的連接和繪制橢圓的方法。
5.掌握作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垂線及作正多邊形等的方法。
6.掌握尺規(guī)繪圖的步驟和方法。
(二) 投影圖
1.掌握投影的概念和分類。
2.掌握正投影原理和三面正投影的作圖方法。
3.掌握點、線、面正投影的規(guī)律。
4.熟悉簡單立體投影圖的畫法。
5 掌握簡單立體投影圖的識讀。
6.掌握組合體投影圖的畫法。
7.掌握組合體投影圖的識讀。
8.了解軸測投影的原理。
9.掌握簡單形體的正等軸測圖和正面斜二測圖的畫法。
10.了解剖面圖和斷面圖的成圖原理。
11.掌握繪制和識讀剖面圖、斷面圖的方法。
(三) 建筑構造概述
1.理解建筑的分類。
2.熟悉民用建筑按照使用年限、耐火性能的等級劃分。
3.掌握民用建筑的構造組成及各自的作用。
(四) 基礎與地下室
1.理解地基、基礎的概念。
2.掌握基礎埋深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3.掌握基礎的類型、構造要求及適用范圍。
4.了解地下室的分類。
5.熟悉地下室防潮、防水的常用做法。
(五)墻體構造
1.理解墻體的作用、分類及設計要求。
2.熟悉磚的技術指標、尺寸和組砌方式。
3.掌握墻體的承重方案。
4.掌握墻體常見的細部構造。
5.掌握圈梁、構造柱、壁柱和門垛的構造要求。
6.了解隔墻的類型。
7.掌握隔墻的構造做法。
8.了解墻面裝飾裝修的作用和分類。
9.理解各類墻面裝修的構造要求。
10.了解其他墻體的類型和構造要求。
(六) 樓地層構造
1.了解樓板的分類。
2.掌握樓地層的構造層次。
3.了解鋼筋混凝土樓板的類型。
4.掌握鋼筋混凝土樓板的施工方法、構造特點。
5.熟悉直接式頂棚的類型與做法。
6.了解懸吊式頂棚的構造層次與做法。
7.了解樓地面的類型。
8.掌握常見樓地面的構造做法。
9.了解陽臺的分類。
10.掌握陽臺的承重形式和細部構造。
11.了解雨篷的細部構造。
(七) 門與窗構造
1.熟悉門窗的分類和常用尺寸。
2.了解木門窗的組成及構造。
3.理解鋁合金門窗的組成及構造。
4.理解塑鋼門窗的構造及安裝方法。
5.了解遮陽板的形式和適用范圍。
(八) 樓梯與電梯
1.掌握樓梯的作用、要求,了解樓梯的平面形式。
2.理解樓梯的組成及各部分尺度要求。
3.掌握鋼筋混凝土樓梯的特點、構造要求及適用范圍。
4.掌握樓梯的細部構造特點及要求。
5.了解電梯與自動扶梯的分類和構造要求。
6.理解臺階與坡道的分類及構造要求。
(九) 屋頂構造
1.了解民用建筑屋頂的作用、類型和要求。
2.了解屋頂防水等級和設防要求。
3.理解平屋頂的組成、特點和排水組織方式。
4.掌握平屋頂的防水、泛水構造和保溫、隔熱措施。
5.了解坡屋頂的組成和特點。
6.掌握坡屋頂的屋面構造。
7.掌握坡屋頂的泛水構造和保溫、隔熱措施。
(十) 建筑工程圖
1.了解各階段設計的主要任務和內容。
2.了解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和設備施工圖包含的主要內容及編排原則。
3.掌握房屋建筑制圖國家標準的相關要求。
4.理解各建筑施工圖的用途、內容和表達方法。
5.掌握識讀建筑施工圖的方法和步驟。
6.掌握建筑施工圖的繪制。
7.理解各結構施工圖的用途和內容。
8.掌握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
9.掌握結構施工圖的識讀和繪制。
課程二:建筑材料
(一) 氣硬性膠凝材料
1.掌握氣硬性膠凝材料的概念、特性及分類。
2 熟悉石灰的用途。
3.理解生石灰的熟化、硬化過程。
4.掌握石灰的品種及質量評定指標。
5.熟悉石膏的用途。
6.理解建筑石膏生產制備方法、凝結硬化機理、技術要求及特性。
(二) 水硬性膠凝材料——水泥
1.理解常用水泥的分類及適用范圍。
2.理解硅酸鹽水泥的生產過程。
3.掌握硅酸鹽水泥的礦物組成、凝結與硬化機理。
4.掌握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
5.掌握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及選用。
6.掌握水泥的質量鑒別、運輸、儲存。
7.理解水泥石的腐蝕與防治方法。
(三) 集料
1.了解集料的種類、特征。
2.掌握集料的規(guī)格、質量要求、抽樣送檢。
3.掌握集料的應用。
(四) 混凝土
1.了解混凝土的特點及分類。
2.掌握混凝土的組成材料及其技術要求。
3.掌握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及其影響因素。
4.掌握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評定。
5.掌握混凝土強度的影響因素。
6.理解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影響因素。
7.理解混凝土外加劑的種類及其作用機理。
8.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的概念及施工配合比的換算。
9.掌握混凝土質量的取樣及檢測。
10.了解其他混凝土的特性及應用。
(五) 砂漿
1.熟悉砂漿的作用、分類和強度等級。
2.掌握砌筑砂漿的組成材料及技術性質。
(六) 墻體材料
1.了解墻體材料的作用和分類。
2.理解常用砌塊及石材的品種、特點及應用。
3.理解砌墻磚的常用品種、規(guī)格、性能特點及用途。
4.掌握墻體材料的抽樣及檢驗。
(七) 建筑鋼材
1.了解常用建筑鋼材的種類及用途。
2.掌握鋼材的性能。
3.了解鋼材的冷加工。
4.理解建筑鋼材的抽樣送檢。
(八) 其它建筑材料
1.掌握常見防水材料的特性及應用。
2.了解常見裝飾材料的類別及用途。
3.了解其它建筑材料的類別及用途。
課程三:建筑施工技術
(一)土方工程
1.掌握土的分類及土的工程性質。
2.掌握場地平整土方量的計算。
3.了解場地平整的土方調配。
4.掌握基坑(槽)土方量計算。
5.了解土方開挖的準備工作及輔助工作。
6.掌握流沙的產生原因及預防措施。
7.掌握基坑(槽)土方開挖技術。
8.了解常用土方施工機械的特性及選用。
9.掌握回填土料的選擇、填筑方法和影響壓實的因素。
10.掌握基坑(槽)邊坡塌方的原因、預防措施及處理。
(二) 樁基工程
1.了解樁的作用及分類。
2.理解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制作方法、吊點選擇、運輸和堆放。
3.了解打樁前的準備工作,打樁設備的選擇、樁頭的處理、接樁的方法。
4.掌握打樁順序、打樁方法。
5.掌握灌注樁成孔前的施工準備工作。
6.了解套管成孔灌注樁等的施工方法。
7.掌握鉆孔灌注樁和人工挖孔灌注樁的施工方法。
8.熟悉樁基的施工安全技術。
(三) 砌筑工程
1.掌握砌筑用腳手架的作用、要求和構造特點。
2.了解工具式腳手架的構造和搭設要求。
3.了解砌筑工程水平及垂直運輸機具。
4.掌握砌筑砂漿種類及其適應范圍。
5.掌握磚砌體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磚砌體砌筑方法、組砌方式、施工工藝及質量要求。
6.理解砌塊的砌筑方法、施工工藝及質量要求。
7 熟悉砌筑工程安全技術。
(四) 鋼筋混凝土工程
1.了解模板的種類。
2.掌握模板的構造組成、作用和要求。
3.掌握模板的制作方法和安裝要求。
4.掌握模板的拆除時間和順序。
5.理解鋼筋的檢驗及加工。
6.理解鋼筋的連接技術。
7.掌握鋼筋的配料與代換、綁扎與安裝。
8.掌握混凝土的制備、運輸、澆筑、振搗、養(yǎng)護等。
9.理解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檢查及常見缺陷的處理方法。
10.熟悉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的安全技術要求。
(五) 防水工程
1.掌握瀝青卷材防水屋面的施工。
2.了解其他柔性防水屋面的施工。
3.掌握卷材防水屋面的細部構造。
4.了解剛性防水屋面的施工要求。
5.理解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的構造及施工順序。
6.熟悉防水工程的質量要求與安全技術。
(六) 裝飾裝修工程
1.了解門窗的安裝方法和要求。
2.理解一般抹灰的種類、組成與要求。
3.掌握抹灰前的準備、基層處理及施工工序。
4.理解飾面磚的鑲貼及飾面板的安裝。
5.了解板塊樓地面的施工。
6.了解整體樓地面的施工。
7.了解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要求及安全技術措施。
(七) 預應力混凝土工程
1.理解先張法、后張法的原理和適用范圍。
2.理解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工程對材料的要求。
3.了解先張法、后張法張拉的機具及設備操作。
4.掌握先張法和后張法的張拉程序和施工工藝。
(八) 結構安裝工程
1.了解起重機械與索具設備的種類、性能及選用。
2.了解多層房屋結構安裝的施工。
3.理解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安裝的準備工作。
4.掌握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構件的吊裝工藝。
5.了解單層工業(yè)廠房結構的安裝方案。
6.了解鋼結構安裝的施工。
(九) 冬季和雨季施工
1.了解冬、雨期施工的特點和準備工作。
2.了解土方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結構工程等冬、雨季的施工技術措施。
(十) 高層建筑施工
1.了解高層建筑的結構類型及施工特點。
2.了解高層建筑的施工機具與設備的操作。
3.了解高層建筑的基礎施工及結構施工。
四、主要參考教材
1.《建筑識圖與構造》吳舒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版。
2.《建筑材料》 陳斌,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第3版。
3.《建筑施工技術與機械》楊澄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
4.《建筑構造》 楊志剛,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第2版。
5.《建筑制圖與識圖》 陸叔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第2版。
6.《建筑材料》 劉海堰,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
7.《建筑施工技術》唐緒壽等,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