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交通大學(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QJTU),是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共建的一所交通特色、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入選“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畢業(yè)生就業(yè)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典型經驗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yōu)秀學校、重慶市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為“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lián)盟發(fā)起成員、中俄交通大學聯(lián)盟核心成員。 1951年,創(chuàng)建西南交通??茖W校。1960年,組建重慶交通學院,成都工學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學院冶金系、武漢水運學院水工系等相繼并入。2000年,學校由交通部劃轉重慶市管理,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更名為重慶交通大學,并增列為博士授予單位。 截至202
西南交通大學(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簡稱“西南交大”,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中國鐵路總公司、四川省人民政府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學??萍汲晒D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援藏計劃培養(yǎng)單位,為中歐精英大學聯(lián)盟成員。 學校肇始于1896年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此后屢遷校址,數(shù)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學揚名海內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尤以土木、礦冶兩學科獨樹一幟。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更名唐山鐵道學院。1964年學校內遷峨
陜西理工大學(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陜理工”,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漢中,是一所涵蓋文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理學、工學和管理學的多科性省屬普通高等學校,也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958年,漢中大學成立,1978年更名為漢中師范學院;1965年,北京大學漢中分校在漢中設立,1978年北大分校撤離后,在原址建立陜西工學院;2001年,漢中師范學院與陜西工學院合并組建陜西理工學院,2006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6年,經教育部批準,陜西理工學院更名為陜西理工大學。 學校有南北兩個校區(qū),校園總面積136.13萬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68.49萬平方米;設有15個學院和2個教學實驗實訓中心,開設61個本科專業(yè);有9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1
蘭州交通大學(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坐落在甘肅省蘭州市,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鐵路局與甘肅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入選高校,教育部“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學?!保逃俊爸形鞑拷逃衽d計劃”支持高校,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學校的歷史淵源可追溯至1896年成立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和1909年成立的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于1958年5月由唐山鐵道學院(現(xiàn)西南交通大學)、北京鐵道學院(現(xiàn)北京交通大學)的主干系科成建制遷蘭組建而成。1959年6月學校在全路高等學校內被鐵道部確定為重點高校,1961年4月學校被列為鐵道部重點高等院校。2000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體制。2003年經教育部批準,由“蘭州鐵道學院”更名為“蘭州交通大學”。 學校有
北京郵電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簡稱北郵,位于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為北京高科大學聯(lián)盟、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lián)席會、CDIO工程教育聯(lián)盟創(chuàng)始成員,入選國家“111計劃”、“2011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首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范項目高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郵政行業(yè)人才培養(yǎng)基地。 北京郵電大學創(chuàng)建于1955年,原名北京郵電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所郵電高等學府,隸屬原郵電部。 1
天津科技大學(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天津市,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高校、天津市“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為CDIO工程教育聯(lián)盟、“一帶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聯(lián)盟成員單位。 學校創(chuàng)建于1958年,時名為河北輕工業(yè)學院,是全國首批4所輕工類本科院校之一,隸屬輕工業(yè)部。1959年,天津大學制漿造紙專業(yè)的主要師資和實驗設備調入學校。1964年,北京輕工業(yè)學院發(fā)酵工學專業(yè)、無錫輕工業(yè)學院塑料成型加工專業(yè)先后調入學校。1968年,學校改名為天津輕工業(yè)學院。1971年,天津大學制
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位于天津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師范院校,教育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yǎng)計劃實施院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成立于1979年,隸屬于原國家勞動部;2000年,轉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為主;2010年,更名為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 截至2021年12月,學校校園占地面積56萬平米,建筑面積46萬余平米,擁有5.6億余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設有10個二級學院、6個教學機構,本科專業(yè)52個;擁有一級學科碩士點10個、碩士專業(yè)學位類別6個;有教職員工1320人,普通本科生15103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940人,非
天津城建大學(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位于天津市,是天津市屬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為天津大學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學開辦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為天津大學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為天津城市建設學院,2013年,更名為天津城建大學。 截至2022年6月,學校占地面積59.54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45.32萬平方米;設有15個學院、3個教學部(中心)和1個繼續(xù)教育學院,開設58個本科專業(yè);擁有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專業(yè)碩士學位授權類別;在校生規(guī)模18000余人,現(xiàn)有教職工1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000余人,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400余人。
東北石油大學(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簡稱東油(NEPU),坐落于中國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龍江省大慶市,是伴隨中國最大油田大慶油田的發(fā)現(xiàn)而誕生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是黑龍江省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建高校,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還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實施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CDIO工程教育聯(lián)盟成員單位。 東北石油大學源于清華大學石油煉制系,孕育于北京石油學院,誕生發(fā)展于大慶油田,是大慶油田大會戰(zhàn)的重要成果之一。學校前身東北石油學院創(chuàng)建于1960年5月,1975年7月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2010年4月正式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截至2022年7月,學
南京工業(yè)大學(Nanjing Tech University),簡稱“南工”,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yè)局、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選國家“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江蘇省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江蘇省人才強校試點高校、國家首批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地、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江蘇省落實“科技創(chuàng)新改革30條”試點高校。 學校由原南京化工大學與原南京建筑工程學院于2001年合并組建而成。其一源頭可追溯到創(chuàng)建于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后歷經兩江師范學堂、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工學院和南京化工學院等歷史時期;另一源頭可追溯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