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信息舉報 客服熱線:400-118-7898
廣告
?
專接本欄目測試廣告

?2021年10月自考00469教育學原理復習資料十

自考 責任編輯:訚星楚 2021-09-06

摘要:距離2021年10月自考還剩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許多自考生正在緊張備考中。為了輔助各位考生學習,希賽網自考頻道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1年10月自考00469教育學原理復習資料十,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考課程的試卷遵循一個原則,以自考教材大綱為主,參考輔導資料為輔。但教材知識點眾多,考生復習起來難免吃力,而自考復習資料一般把知識點已經總結好,學習起來也更方便快捷,下文是希賽網自考頻道整理的2021年10月自考00469教育學原理復習資料十,供各位考生參考。

2021年10月自考00469教育學原理復習資料:教師與學生

(一)教師

1.教師的地位與作用

(1)教師的概念

教師是在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中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yè)人員。身肩教書育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是過去歷史上所有崇高而偉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間的中介人,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huán)節(jié)。

(2)教師的地位

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該處于什么樣的位置,一直是教育活動中的重要理論,也一直是一個存在爭議的問題。歷史上對教師地位的看法主要有兩種:一種看法認為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中心,占據主要地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完全受制于教師的教導,教師的責任心、事業(yè)心,教師的能力與水平直接決定學生的發(fā)展方向和水平。另一種看法認為,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中心,應居于主要地位。強調兒童的發(fā)展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教師的作用只在于滿足他們的需要,因而反對教師對學生多加干涉,要求教師不要站在學生面前的講臺上,而應該站在學生背后。這兩種觀點構成了教育活動中教師地位的兩個極端,一種過分強調了教師的權威,另一種又過分貶低了教師的地位。

當前在教育理論中,人們對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也存在多種看法。有的學者認為教育教學過程中應以教師為主體,也有學者認為應以學生為主體,還有人認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即“雙主體”。另外也有人提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主張。這些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都從不同側面、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教育過程中師生地位的某些規(guī)律。但就教育過程的本質和教師的作用來說,教師應居于主導地位,這是由教育過程的規(guī)律決定的。

教師之所以在教育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主要因為(1)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塑造學生的思想品德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發(fā)展學生智力的同時,還把人類社會發(fā)展中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傳授給年輕一代,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2)教師是學生潛能的開發(fā)者,對人的智力發(fā)展起著奠基作用。

教育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的學習過程,既要有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有學生的主動性。傳統(tǒng)教育片面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權威”,抹煞學生的主動性,是應當反對的。但鼓吹兒童中心主義,否定教材的系統(tǒng)性,把教師的作用降低到顧問的地位,也是錯誤的。

在人類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由于社會的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不同,政治經濟制度的性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師所處的地位、受人尊重的程度是不同的。

古代社會教師的社會地位具有復雜性,一方面官學教師的地位較高,有不少有識之士極力倡導尊師重教;另一方面官學普通教師的社會地位缺乏保障。

新中國成立后,教師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與關懷,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都得到了確定和不同程度的提高?;仡櫸覈▏?0多年的歷史,黨和政府對教師地位的認識與確立,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把教師視為“四化”建設的寶貴財富,進一步落實了知識分子政策,在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經濟地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其中包括提高教師工資水平、確定教師節(jié)、頒布保障教師合法權益的法律等,切實保障了教師的合法權益。

(3)教師的作用

1)教師是人類文化的繼承者與傳遞者

把時代創(chuàng)造和積累的文化財富繼承和傳遞下去,并使之不斷得到豐富和發(fā)展,這一工作主要是由教師完成的,教師的勞動對人類社會的延續(xù)與發(fā)展起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紐帶和橋梁作用。

2)教師是價值引導的實踐者。

教育是一種價值引導的工作,代表著一個社會理想追求和前進方向。教師擔負著人的潛能的開發(fā)和人的靈魂的塑造的重任,一個社會和民族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志,就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fā)展水平。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fā)展水平,取決于人的素質,而人的素質培養(yǎng)主要取決于教師的勞動。

3)教師在參與社會生活與服務社會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教師是知識分子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運用自己的知識與才能為社會服務,不僅表現在校園內,也表現在社會上。教師是先進思想的創(chuàng)造者與宣傳者。

2.教師職業(yè)的特點

1.傳道者角色。正所謂“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充分說明,教師具有傳遞社會傳統(tǒng)道德、正統(tǒng)價值觀念的使命。進入現代社會以后,雖然道德觀、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但學校、教師的道德觀、價值觀總是代表著居社會主導地位的道德觀、價值觀,并且用這種觀念引導年輕一代。

2.授業(yè)解惑者角色。唐代韓愈早在《師說》中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有言說“學高為師”。這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大家對教師的普遍和最為代表性的認識,這種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教師”職業(yè)的代名詞,或者說是大家對“教師”職業(yè)的解釋。作為教師本身,對自身職業(yè)的認識絕不能僅僅停留在這種程度上,而應該適應時代發(fā)展,不斷提升對自我的認識和了解,理性、全面地看待教師職業(yè)。

3.管理者角色。學校教育是一個規(guī)范化的教育教學過程,它是對學生集體的教育,而對于集體而言,要實現共同的目標或目的,就必須要有規(guī)范的管理。因為教育和教學過程是水乳交融的,教學要有一定的形式和原則,而教育又是通過教學過程中的點滴來進行滲透和教化的,所以教師就必然地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同時,擔當起了管理者的角色。教師對教育教學活動的管理,包括確定目標,建立班集體,制定和貫徹規(guī)章制度,組織班級活動,協調人際關系等等,并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控制、檢查和評價。

4.示范者角色。與“學高為師”相輔的就是“身正為范”。學生在成長過程,即個體在由自然人發(fā)展成社會人的過程中,他們對社會的認識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而缺失了樣板,就無法對行為的正確恰當與否做出合理的判斷。于是在教師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教師作為德高望重的人,他的言行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學生的這種向師性特點,使得教師的言論、行動、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就對學生產生了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這也就是教師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除了教好書之外,還必須注意個人形象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多元化的認可,社會上關于教師形象的要求也在追求創(chuàng)新以適應時代特色,比如關于教師化妝的問題,教師頭發(fā)顏色的問題,教師著裝的問題,等等,都是從教師作為學生的榜樣,應該如何來加強自身形象問題而展開并力求合理解決的問題。

5.父母與朋友的角色。一般來說,在知識的傳遞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似乎將教師與學生放在一個相互對立的層面上;其實在真正的學校生活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不僅僅是教和學的關系,還有更多關于生活和成長方面的內容。從人的社會化過程而視,父母和朋友常常是個人成長中不可缺失的角色,而一個人在未能獨立之前,他的大部分時間除了和父母、親朋接觸之外,就是在學校中和教師、同學的交往。為了很好地達到學校的教育目標,也是按照個人成長的一般規(guī)律,教師就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學生的父母和朋友的角色,幫助他們分擔快樂與痛苦、幸福與憂愁,同時也對學生進行學習、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導。

6.研究者角色。教師工作的對象是充滿生命力的、千差萬別的活的個體,傳授的內容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教育過程又是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這就決定了教師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以一種變化發(fā)展的觀點、研究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和各種教育活動,不斷學習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反思自己的實踐,不斷發(fā)現新的特點和問題,以使自己的工作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并且有所創(chuàng)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因為教師的研究者角色,才讓教師這個職業(yè)充滿著誘人的挑戰(zhàn),也才讓外界對教師的評價視角上多了一層敬仰的內容。教師的研究,不僅是對科學知識的研究,對教學方法和過程的研究,更有對教育教學對象即學生的研究,對教師和學生交往的研究等等,可謂是范圍廣泛、內容豐富,但總之而言,都是教育和教學范疇內的研究。也就是說,教師作為研究者,他所研究的內容看起來狹窄,其實卻包含著許多研究方向,并且不同的發(fā)展時代,某些個研究內容就需要傾注新的血液,所以就使得教師的研究總是很有現實意義,對學校教育有著不容忽視的價值所在。

3.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教師享有下列權利:(1)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2)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yè)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fā)表意見;(3)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yè)成績;(4)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guī)定和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5)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師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6)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1)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yè)道德,為人師表;(2)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3)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4)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6)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6)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yè)務水平。

4.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涵和途徑

教師專業(yè)化是指教師職業(yè)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yè)要求和職業(yè)條件,有專門的培養(yǎng)制度和管理制度。它包括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含義:第一,教師專業(yè)既包括學科專業(yè)性,也包括教育性,國家對教師任職既有規(guī)定的學歷標準,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和職業(yè)道德的要求;第二,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第三,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教育機構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教師專業(yè)化也是一個發(fā)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tài),又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二)學生

1.學生的權利

(1)學生有參與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和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的權利:

(2)學生有按照國家規(guī)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或助學金的權利;

(3)學生有在學業(yè)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的權利和在完成規(guī)定的學業(yè)后獲得相應的學業(yè)證書、學位證書的權利;

(4)學生有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出訴訟的權利;

(5)學生享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它權利。

(6)受教育權,公正評價權,物質幫助權,人身權,榮譽權,隱私權,肖像權,通信自由權,信用權,秘密權,程序權,休息權。

2.學生的義務

(1)學生有遵守法律、法規(guī)的義務;

(2)學生有遵守學生行為規(guī)范,尊敬師長,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義務;

(3)學生有努力學習,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4)學生有遵守其所在學?;蚱渌逃龣C構管理制度的義務。

(三)師生關系

1.師生關系的特點與類型

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以“教”和“學”為中介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是學校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

師生關系的特點: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態(tài)度。我國的師生關系是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人為根本目標的。這是不同于以往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的新型師生關系,其明顯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師愛生、教學相長。

師生關系的類型(1)學生中心論(2)教師中心論

1)師生之間的工作關系

師生之間的工作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而產生的關系。這種關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動為紐帶服務于一定的教學任務,是不以教師和學生的主觀態(tài)度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師生之間良好的工作關系主要表現為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目標上的協調一致。在師生關系中,工作關系是師生關系最基本的表現形式,是師生之間一種合理化的結合關系,師生之間良好的工作關系的建立,主要取決于教師的教育水平和素質修養(yǎng)。

2)師生之間的心理關系

心理關系是師生通過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實際交往而形成和建立的人際情感關系,這種關系使師生擺脫了既定的“教師”和“學生”角色的束縛,把師生雙方聯結在一定的情感氛圍和體驗中,實現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喜愛以及暗含于教育中的期待會使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的肯定,從而激發(fā)起極大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教育心理學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教師對學生愛的效應。

3)師生之間的個人關系

師生之間在學校組織中所產生的關系是一種正式關系,但師生之間也會發(fā)生正式關系之外的非正式關系,即個人關系。它是一種非外來強制和約束的、發(fā)生在正式組織以外的、自然形成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師生的交往沒有正式關系中的拘謹、刻板及模式化的傾向,它能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并實現正式關系中難于達到的師生之間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溝通。如師生之間處于共同的興趣愛好而建立的關系就是這種個人關系的表現。

4)師生之間的道德關系

師生之間的道德關系,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應履行自己的道德義務的關系。這種關系是靠責任感、義務感來維持和鞏固的。

2.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轉變觀念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前提:1.教師要有正確的學生觀。2.有正確的人才觀。3.教師要有平等的師生觀。

尊重與理解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途徑:1.充分信任學生。2.主任接近學生。3.民主公正地對待學生。4.尊重和理解學生。5.以自身的形象影響學生。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希賽網還為各位考生提供【希賽自考題庫】【希賽自考真題下載】【自考題庫app下載】三大刷題工具,有需要的考生也可點擊查看。

更多資料

00149《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知識集錦】

00159《高級財務會計》【知識集錦】

00184《市場營銷策劃》【知識集錦】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本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