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信息舉報 客服熱線:400-118-7898
廣告
?
專接本欄目測試廣告

?自考馬原考試復習資料第一章單選(一)

自考 責任編輯:楊銳頻 2020-12-28

摘要:梳理考試知識點是一件比較麻煩但又很重要的事情,馬克思基礎原理概論是自學考試中的一門公共課程,許多專業(yè)都需要考,希賽小編梳理了自考馬原考試復習資料第一章單選(一),為各位考生節(jié)省時間。

自考馬原考試復習資料第一章單選(一)

第一章單選,第一部分:

1.否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學是:( D )

A唯心論 B二元論 C詭辯論 D不可知論

2.哲學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哲學基本問題并做出科學概括和論證的哲學家是( C )

A.馬克思 B.費爾巴哈 C.恩格斯 D.黑格爾

3.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突出特點是(B )

A.辯證法 B.直觀性 C.形而上學性 D.機械性

4.把物質(zhì)說成是一種或幾種可直接感知的實物是( D )

A.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zhì)觀 B.辯證唯物主義物質(zhì)觀

C.庸俗唯物主義物質(zhì)觀 D.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物質(zhì)觀

5.“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腦并在人腦中改造過的物質(zhì)的東西而已”,這是( C )

A.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B.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D.唯心主義辯證法觀點

6.“假定一切物質(zhì)都具有在本質(zhì)上跟感覺相近的特性”,這是( C )

A.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D.相對主義詭辯論觀點

7.中國古代哲人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边@是一種( D )

A.宿命論的觀點 B.唯意志論的觀點

C.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D.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8.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zhì)必然導致(D )

A.唯物主義一元論 B.二元論 C.主觀唯心主義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9.把原子理解為物質(zhì)世界的本原的觀點是( C )

A.辯證唯物主義 B.唯心主義 C.樸素唯物主義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10.一切唯心主義都主張(D )

A.世界是不可認識的 B.人在神的啟示下可以認識世界

C.世界萬物不過是“感覺的復合” D.認識歸根結(jié)底來源于精神

11.中國古代佛教理論家惠能認為"不是幡動,不是風動,仁者心動"這是( B )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形而上學觀點 D.辯證法觀點

12.主觀唯心主義者主張( D )

A.認識來源于絕對觀念 B.人在神的啟示下認識世界

C.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D.世界萬物是"感覺的復合

13.“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屬于( B )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庸俗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

14.“心外無物”是屬于( B )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庸俗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

15.“絕對觀念”派生世上萬物,屬于:( A )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庸俗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

16.“理在事先”是屬于( A )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庸俗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

17.下列觀點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有( C )

A.萬物皆備于我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D.心外無物

18.“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局部,不見整體”,這是( D )

A.唯物辯證法觀點 B.唯心主義觀點 C、唯心辯證法觀點 D.形而上學觀點

19.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根本分歧和斗爭的焦點在于( C )

A.是否用整體性觀點看問題 B.是否承認事物的變化不僅有量變而且有質(zhì)變

C.是否承認事物的內(nèi)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 D.是否承認事物在運動

20.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以下觀點錯誤的是( C )

A.哲學是對人與世界關系的宏觀的把握 B.哲學是對人與世界關系的總體的把握

C.哲學是對人與世界關系具體的把握 D.哲學是人與世界關系的系統(tǒng)的把握

21.明代的王守仁認為:“人者,天地萬物之心也;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是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這一觀點屬于( A )

A.主觀唯心主義 B.樸素唯物主義 C.辯證法唯物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

22.“舊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這是指( B )

A.舊唯物主義是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 B.舊唯物主義在社會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

C.舊唯物主義是機械唯物主義 D.舊唯物主義是割裂了運動與靜止的辯證法

23.徹底的唯心主義者都認為(A)

A.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B.世界是不可認識的

C.人們只能認識現(xiàn)象,不能認識本質(zhì) D.認識是消極被動的反映

24.客觀唯心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C)

A.客觀存在的 B.人的意識創(chuàng)造的

C.由神或客觀精神創(chuàng)造出來的 D.由物質(zhì)和精神兩個本原構(gòu)成的

25.“物、物質(zhì)無非是各種物的總和,而這個概念就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出來的。”這種觀點屬于(A)

A.辯證唯物主義物質(zhì)觀 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物質(zhì)觀

C.庸俗唯物主義物質(zhì)觀 D.樸素唯物主義物質(zhì)觀

26.“天不變,道亦不變”是( D )

A.唯物論觀點 B.唯心論觀點 C.辯證法觀點 D.形而上學觀點

溫馨提示:因考試政策、內(nèi)容不斷變化與調(diào)整,本網(wǎng)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內(nèi)容為準!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