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沖刺模擬題8
摘要:在自學考試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屬于公共課,是許多自考專業(yè)必考課程,所以拿下這門課對于自考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小編整理了2020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沖刺模擬題8,希望能幫助各位自考生更好地學習,順利通過考試。
在自學考試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屬于公共課,是許多自考專業(yè)必考課程,所以拿下這門課對于自考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小編整理了2020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沖刺模擬題8,希望能幫助各位自考生更好地學習,順利通過考試。點擊查看>>2020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沖刺模擬題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
1.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是( C )
A、 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
B、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
C、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
D、能動革命的反映論與直觀被動的反映論的對立
2.駁斥不可知論最有力的論據是( A )
A、社會實踐可以證明人們能正確認識世界 B、物質是可以通過感覺感知的
C、人可以透過現象揭示本質 D、感性認識可以上升為理性認識
3.唯物主義認識論都堅持( D )
A、唯理論 B、經驗論 C、先驗論 D、反映論
4.“人的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直觀反映?!边@種觀點屬于( D )
A、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B、客觀唯心主義認識論
C、主觀唯心主義認識論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識論
5.從本質上看,認識是否同( D )
A、主體主觀意識的創(chuàng)造 B、主體對“客觀精神”的體驗
C、主體對客體的直觀反映 D、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6.“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對立,屬于( D )
A、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B、經驗論和唯理論的對立
C、能動革命的反映論和直觀被動的反映論的對立
D、唯物主義反映論和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
7.下列選項中,正確表述認識客體的含義的是( D )
A、認識的客體是主體創(chuàng)造出來的對象 B、認識的客體是外部自然界
C、認識的客體是客觀存在的事物 D、認識的客體是主體實踐和認識的對象
8.認識的主體和客體之間的最基本的關系是( A )
A、改造與被改造的實踐關系 B、反映與被反映的認識關系
C、相互依存的關系 D、相互作用的關系
9.認識的本質是( C )
A、主體對客體的加工 B、主體對客體的改造
C、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D、主體對客體的作用
10.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是( B )
A、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B、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C、認識是一個辯證發(fā)展過程 D、認識是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過程
1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表明( C )
A、只要參加實踐活動就能獲得正確認識 B、一切認識都要直接參加實踐活動才能獲得
C、一切認識歸根到底都是從實踐中獲得的 D、只有直接經驗來自實踐
12.宋代詩人陸游在一首詩中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里是強調( C )
A、讀書不能獲得真知 B、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13.人們?yōu)榱双@得知識( C )
A、只要刻苦讀書就行 B、只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就行
C、既要認真讀書又要參加社會實踐 D、只要抓住“靈感”和機遇就行
14.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是( C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系 B、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
C、認識的“源”與“流”的關系 D、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關系
15.當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新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從根本上說這是由( D )
A、科學家的聰明才智決定的 B、正確的科技決策決定的
C、環(huán)境和資源狀況決定的 D、生產實踐的需要決定的
16.“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造自然界而發(fā)展的。”這句話說明( C )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C、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D、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
17.一切真知都來源于( B )
A、間接經驗 B、社會實踐 C、人的意識 D、客觀事物
18.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能動的反映是( A )
A、摹寫和創(chuàng)造的統一 B、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統一
C、物質性與精神性的統一 D、真理的本性與實踐特點的統一
19.一個認識的完整過程是( B )
A、感性認識——理性認識——感性認識 B、實踐——認識——實踐
C、概念——判斷——推理 D、感覺——知覺——表象
20.認識的初級階段是( D )
A、直接認識 B、全面認識 C、理性認識 D、感性認識
21.感覺、知覺、表象,它們是( C )
A、社會心理的三種形式 B、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三種形式
C、感性認識的三種形式 D、理性認識的三種形式
22.概念、判斷、推理是( B )
A、感性認識的三種形式 B、理性認識的三種形式
C、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三種形式 D、社會心理的三種形式
2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根本區(qū)別在于( B )
A、感性認識包含錯誤,理性認識則完全正確
B、感性認識反映事物的現象,理性認識反映事物的本質
C、感性認識來源于社會實踐,理性認識來源于抽象思維
D、感性認識產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認識則產生于科學實驗
24.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 B )
A、完全自發(fā)的過程 B、積極能動的過程
C、消極被動的過程 D、主觀隨意的過程
25.認為只有書本理論可靠,不顧實際情況,死搬書本教條,這在認識論上犯了( C )
A、類似唯心先驗論的錯誤 B、類似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錯誤
C、類似唯理論的錯誤 D、類似經驗論的錯誤
26.一個完整的認識需要經過兩次飛躍。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二次飛躍的是( D )
A、調查研究,了解情況 B、深入思考,形成理論
C、精心安排,制定計劃 D、執(zhí)行計劃,付諸實踐
27.實踐高于理論是因為實踐具有( B )
A、普遍有用性的優(yōu)點 B、直接現實性的優(yōu)點
C、主觀能動性的優(yōu)點 D、相對性和絕對性相統一的優(yōu)點
28.在認識過程中更為重要意義的飛躍是指( D )
A、從外在形象到內在本質的飛躍 B、從個性認識到共性認識的飛躍
C、從肯定階段到否定階段的飛躍 D、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
29.馬克思主義揭示了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為無產階級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這說明( C )
A、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B、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C、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D、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
30.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 C )
A、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過程
B、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過程
C、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D、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的過程
31.真理就是( D )
A、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 B、大多數人同意的觀點
C、對人類生存有用的理論 D、對客觀事物本質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
32.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 A )
A、正確反映 B、歪曲反映 C、顛倒反映 D、否定反映
33.真理是沒有階級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因為( D )
A、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真理是不斷發(fā)展的
B、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C、真理就是客觀規(guī)律,真理與人的階級地位無關
D、真理具有客觀性,真理中包含著不依賴于人類的客觀內容
34.堅持真理的客觀性,就是( B )
A、在真理觀上堅持了唯心主義 B、在真理觀上堅持了唯物主義
C、在真理觀上堅持了辯證法 D、在真理觀上堅持了形而上學
35.在真理觀上堅持唯物主義,就必須承認( A )
A、真理具有客觀性 B、真理具有相對性
C、真理具有全面性 D、真理具有具體性
36.在真理觀上堅持辯證法,就必須承認( B )
A、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B、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
C、真理既是正確的又包含錯誤因素 D、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體的
37.堅持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辯證統一的觀點是( C )
A、真理問題上的唯物論 B、真理問題上的一元論
C、真理問題上的辯證法 D、真理問題上的二元論
38.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是( B )
A、兩種完全不同的真理 B、同一個真理的兩種不同屬性
C、兩種完全相同的真理 D、兩者有著固定不變的界限
39.任何科學理論都不能窮盡真理,而只能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這說明( B )
A、真理具有絕對性 B、真理具有相對性
C、真理具有客觀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40.真理和謬誤的區(qū)別在于( B )
A、真理是對外部世界的反映,謬誤是主觀自生的
B、真理是對事物的正確反映,謬誤是對事物的歪曲反映
C、真理是絕對的,謬誤是相對的
D、真理是不變的,謬誤是可變的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命題反映事物之間客觀聯系的有( ABCD )
A、森林覆蓋面的大小影響氣候 B、人口數量的多少影響社會發(fā)展
C、客觀條件的好壞影響人們行動的效果 D、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
E、天空出現彗星預示社會要爆發(fā)戰(zhàn)爭
2.手從身體上割下來,名可叫做手,實已不是手了。這句話體現了( BD )
A、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 B、部分與整體是聯系在一起的
C、整體大于部分的總和 D、部分離開整體就失去原來的意義
E、部分反作用于整體
3.新事物優(yōu)越于舊事物,這是由于( CDE )
A、新事物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B、新事物具有舊事物沒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拋棄了舊事物中消極的東西 D、新事物保留了舊事物中的積極因素
E、新事物增添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內容
4.判斷一個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錯誤觀點是( ABC )
A、根據它時間上出現的先后 B、根據它的形式是否新奇
C、根據它的力量是否強大 D、是否符合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E、是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fā)展前途
5.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新事物必然戰(zhàn)勝舊事物,這是由于( ABC )
A、新事物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有強大的生命力 B、新事物優(yōu)越于舊事物
C、新事物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D、新事物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E、新事物具有舊事物沒有的新特點
6.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表現在是否承認( CDE )
A、世界是物質的 B、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C、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D、世界上的事物是運動發(fā)展的 E、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
7.規(guī)律具有如下特點( ABCE )
A、客觀性 B、穩(wěn)定性 C、普遍性 D、隨意性 E、重復性
8.決定事物的根本性質及其發(fā)展的基本趨勢的聯系是( ABC )
A、內部聯系 B、本質聯系 C、必然聯系 D、直接聯系 E、主要聯系
9.下列各項屬于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guī)律的有( ABC )
A、對立統一規(guī)律揭示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
B、質量互變規(guī)律揭示事物發(fā)展的狀態(tài)和形式
C、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事物發(fā)展的趨勢和道路
D、階級斗爭規(guī)律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
E、價值規(guī)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guī)律
10.認識事物的量的意義在于( BCE )
A、它是認識事物的開始和認識事物質的前提
B、它是人們對事物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
C、它對事物做出數量分析,使人們做到胸中有數
D、它是區(qū)分不同事物的基礎
E、它能把同質的事物區(qū)分開來
11.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是指( ABE )
A、事物的根本屬性沒變,比較次要的性質發(fā)生了變化,使事物呈現出階段性
B、事物全局性質沒變,某些局部的性質發(fā)生了變化 C、新質要素在量上的迅速擴張
D、舊質要素在量上迅速減少 E、質變和量變相互滲透
12.下列各項正確反映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的有( ACDE )
A、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B、質變是量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C、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D、質變體現和鞏固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拓道路
E、事物的量變和質變相互轉化過程體現了事物運動發(fā)展是連續(xù)性和非連續(xù)性的統一
13.“奢靡之始,危亡之漸。”包含的哲理有( CD )
A、現象是本質的外部表現 B、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
C、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D、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E、質變會引起新的量變
14.下列選項中,體現量變引起質變的哲學道理的有( ABCE )
A、九層之臺,起于壘下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長堤潰蟻穴,君子慎其微
D、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E、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15.割裂量變和質變的統一會導致( BCDE )
A、庸俗唯物主義 B、庸俗進化論 C、改良主義
D、激變論 E、冒險主義
16.辯證法的否定觀包含的內容有( ABCDE )
A、辯證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B、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huán)節(jié)
C、辯證的否定是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 D、辯證的否定是揚棄
E、辯證的否定是連續(xù)性和非連續(xù)性的統一
17.辯證的否定具有兩個重要特點,分別是( AB )
A、否定是聯系的環(huán)節(jié) B、否定是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
C、否定與肯定絕對對立 D、否定是由外力推動的
E、否定中不包含肯定
18.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的發(fā)展( AD )
A、是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過程 B、是回到原來出發(fā)點的循環(huán)過程
C、是直線式前進的過程 D、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過程
E、量變和質變相統一的過程
19.辯證否定觀與形而上學否定觀的對立表現在( ACE )
A. 否定是自我否定 B. 否定與肯定是有區(qū)別的
C. 否定中包含著肯定 D. 否定是對舊事物的克服
E. 否定是揚棄
20.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屬性。下列命題中屬于矛盾的同一性含義的有( BCDE )
A、矛盾雙方相互排斥 B、矛盾雙方相互依存 C、矛盾雙方相互貫通
D、矛盾雙方相互滲透 E、矛盾雙方相互轉化
延伸閱讀
- 2025年4月自考政治經濟學(中級)全真模擬試題
- 2023年10月自考00257票據法真題
- 2023年10月自考00249國際私法真題
- 2023年10月自考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真題
- 2023年10月自考00245刑法學真題
- 2023年10月自考00186國際商務談判真題
自考微信公眾號
掃碼添加
自考備考資料免費領取
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