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jīng)》中有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dú)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
A.天
B.地
C.人
D.道
A.天
B.地
C.人
D.道
第5題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 境內(nèi)之民,其言談?wù)弑剀売诜ǎ瑸橛抡弑M之于軍
C. 凡入國,必?fù)駝?wù)而從事焉
D. 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第7題
A.興元中,有僧日法欽,以其道,高居徑山,時(shí)人謂之徑山長者
B.興元中有僧日法欽,以其道,高居徑山,時(shí)人謂之徑山長者
C.興元中,有僧日法欽。以其道高,居徑山,時(shí)人謂之徑山長者
D.興元中有僧,日法欽,以其道高居徑山,時(shí)人謂之徑山長者
第8題
A.“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B.“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D.“天下之熱,循則極,極則反”,“榮枯代謝而彌見其新”
第9題
師說(節(jié)選)
韓愈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yuǎn)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而恥學(xué)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日師日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日:“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師道之不復(fù),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下列句子中,畫橫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查看材料
A.猶且從師而問焉 從:順從
B.愚人之所以為愚 愚:愚昧
C.不恥相師 師:學(xué)習(xí)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及:趕上